“润物细无声”:儿科医院文化品牌彰显活力

作者:黄文发 张志豪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13-01-06

新闻中心讯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校附属儿科医院迎来了建院60周年。作为拥有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小儿消化科、中医儿科、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重点专科的卫生部直属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儿科医院在注重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同时,持之以恒地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塑造了良好的医院形象,赢得了各方的充分肯定。


文化沙龙上职工们请专家在其书籍上签名。
 

“文化沙龙”:邀学者解读热点

2012年,儿科医院为适应新形势下医院文化建设新要求,提升职工文化素养,推出了“文化沙龙”系列讲座。医院根据职工实际需求与社会热点,借助我校人文学科的丰富资源,在校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讲授职工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注重授课专家与职工的“互动”。

我校新闻学院孟建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张维为教授、历史系韩昇教授、哲学系李天纲教授、图书馆葛剑雄教授等先后应邀在“文化沙龙”作专题讲座,就文化强国、中国模式、寻找曹操后人、文化上海、中国的来历与疆域变迁等作精彩解读。

“文化沙龙”系列讲座通过院周会、医院OA、网站、院报、手机、海报等多种载体进行宣传。与此同时,儿科医院还举办了职工读书征文活动。

“帮困基金”:解就医燃眉之急

自2002年成立“上海市慢性肾衰竭儿童帮困基金”开始,儿科医院不断挖掘社会资源、凝聚社会爱心,在上海市多家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目前共创建了新生儿呼吸衰竭帮困专项基金、原发性免疫缺陷救助基金等15项针对不同疾病的帮困基金,涉及先天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11种、外科疾病10多种,及时解决了家境贫困患儿的燃眉之急及其后顾之忧。

在国内同行中,儿科医院帮困基金项目数量名列前茅,并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运行规模和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2012年,儿科医院帮困基金项目被授予“上海市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品牌”。


阳光小屋里患儿们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爱。

“爱心小屋”:让患儿感受关怀

为帮助白血病患儿,1998年儿科医院成立了第一个“爱心小屋”。2008年以医院整体搬入新院为契机,儿科医院创建了系列“爱心小屋”,包括阳光小屋、博爱小屋、福善小屋、爱心书屋等,让患儿在医院治疗期间感受关怀。

如今,儿科医院社工、党团员志愿者和各行各业的社会志愿者定期来到“爱心小屋”,为住院患儿提供心理疏导和讲故事、教绘画、上文化课等温馨服务。同时,以“爱心小屋”为活动点,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儿科医院党团员积极表达一份关爱,实现患儿“小小心愿”。

“志愿服务”:汇社会爱心力量

目前,儿科医院有院内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1500余人,院外专科志愿者、普通志愿者等2000余人,参与单位40余家,志愿者服务逐步制度化、专业化、系统化和常态化。

在开展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儿科医院还积极探索建立针对不同疾病和专业的专科志愿者队伍。已经先后建立起来的先心病、外科肿瘤、肾病、白血病、脑瘫5支专科志愿者队伍,每支队伍人数约30人。5支队伍由5个单位逐一“对接”,为所对应专科的患儿提供支持和帮助。

“公益班车”:赴边远地区送医

近年来,儿科医院“公益班车”迈出上海,走向全国,分别抵达浙江、云南、山东、黑龙江和西藏等地方,在真正做到“送医到基层、送医到边远地区”的同时,也获得了当地政府、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进一步树立了儿科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此外,2012年儿科医院医生志愿者举办社会“公益课堂”16余场次,触角从上海延伸到江苏无锡、张家港、昆山、如东和浙江绍兴等地。


相关链接:

2012年,儿科医院以卫生部“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契机,推出了“365”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该活动凝聚了全院14个党支部的全体党员,根据活动计划,每人每年利用一天工作之余的时间,开展志愿服务,展示党员风采,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方便和帮助,缓解就医矛盾,提高群众满意度。

此举旨在进一步巩固、提高和深化儿科医院“创先争优”工作的成效,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之间的和谐互动,打造让群众满意的服务品牌。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党员志愿者还以患者家属的视角,发现在就医环境、就诊流程等方面亟待改进和完善之处,并针对一些细节问题向医院提出合理化建议。

据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介绍,2013年儿科医院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国家和上海一系列医改新举措的落实,将进一步完善医院诊疗环境,丰富文化品牌内涵。其中,“关注患儿就医体验”专题活动暂定在年初启动。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体育彩票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