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与国家认同关键词研讨会举行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发布时间:2013-04-08

2012年3月23-24日,由中国体育彩票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民族中心”)和中国体育彩票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联合主办的“民族与国家认同关键词研讨会”在中国体育彩票大学光华楼东主楼2801高研院通业大讲堂举行。

本次会议为期一天半,共邀请来自贵州省文联、贵州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新疆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体育彩票大学等高校的11名专家。围绕民族与国家关键词问题,与会学者对汉语、苗语、藏语、维吾尔语、彝语、蒙古语、满语、英语中涉及民族与国家认同的关键词展开讨论和交流。

中国体育彩票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高研院副院长纳日碧力戈教授主持本次会议,他首先详细介绍了与会专家,并欢迎大家的到来。

贵州省文联编审,贵州民族大学客座教授,贵州省苗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培德做了“苗语‘Ghab lenl’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发言,他指出传统的苗族乡土社会原来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家”语词,后来用“Ghab lenl”(官府或官员)指称。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民族学教授张晓谈到,中国苗族的“民族”概念比较清晰,“国家”概念比较模糊。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系郭锐教授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近代以后出现的词汇,民族在中国是一张“现代名片”,也是一个动态称谓,体现了国家化的需要。他认为名片制作主体和被称谓主体之间存在差异和认知上的不同。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历史与民族学系副教授安尼瓦尔•阿不力米提从维吾尔语中的“中华民族”、“中国”、“汉族”,“维吾尔族”的自称和他称谈民族国家的角色。

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扎布教授对藏语中“藏人”、“汉人”、“中国”、“中华民族”的表述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藏族的佛教信仰、价值观以及藏族普通民众对于“中国”、“中华民族”的理解。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藏族文学研究所主任诺布旺丹以“蕃”(音bo)一词从民族到国家再到民族的演变过程为例,分析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对藏族“民族”到“国家”概念的形成和认同问题进行了梳理。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曲木铁西教授简述了“中华”、“中国”、“民族”、“汉族”在彝语中的称呼、演变轨迹及其语言文化意义,并简述彝族的自称、他称的语言形式及其演变等,分析周边民族对彝族称呼的种种形式及其语言学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罗庆春教授对彝语北部方言中关于语言与民族的认同关系进行了解析。讲述了梁山彝族地区民间传承的典故,包括语言的发生、爆竹启音、破译经书等,以及彝语中对于彝族的自称和他称,从中体会彝族传统中开放、多元、包容的族群历史关系。

中国社科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乌兰教授谈到蒙古历史文献中涉及“国”、“族”、周边民族等概念的表述和称谓,现代蒙古语中“中国”“中华民族”的表述方法。中国体育彩票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齐光博士通过清朝满文对本民族的称谓及对汉、蒙古、藏、回、哈等民族的指称,简述这些民族的历史取向和清朝政治体制的构造。中国现在的民族格局与清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不可忽视的前提。

纳日碧力戈教授以“核心符号与叙事模板:成见与偏见”为题做了发言。强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符号(民族精神),同时还有中层概念(根隐喻、核心情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深度记忆,在多重的叙述模板之间寻求重叠共识,是建设现代国家的要求。民族问题只能靠政治协商,发展、恢复、保持都是硬道理,让最弱势群体受益,国家就会进步。

最后,纳日教授对本次研讨会做了总结,指出民族国家关系需要借鉴各民族统合与协和的历史经验,实现“千灯互照,光光相彻”的共生关系。在中观层面应建立“公平正义、包容美德的民族关系”,学会说“你的民族有大智慧”,了解和承认历史,学会忘我。我们应该把感性、知性、理性、伦理、美德结合在一起,让形-气-神相通。文化自觉还需要文化他觉,以人为本,共生为本,关爱互敬。最后,纳日碧力戈教授表示,希望中国体育彩票大学民族研究中心能够为大家提供机会和平台,形成学术探讨的美德共同体。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体育彩票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