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医疗五十年】陆毅群:摩洛哥人民对我们非常友好

作者:丁唯涵摄影: 视频: 来源:《援外医疗队员访谈稿汇编》发布时间:2013-06-05

陆毅群教授是跨入新世纪的头几年去摩洛哥援外医疗的。他所在的医疗队驻扎在北非最北端的山区——荷塞马,离首都有10小时的路程,其中3个小时汽车是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路上很危险。在那里的工作也比较繁忙,特别是他所在的小儿外科与国内的不同,除了保证每天的正常工作外,当地医院还实行一星期值一次班的急诊工作制度,在这一星期内必须24小时需随叫随到。

适应异域工作生活和不同的文化

陆教授所在的摩洛哥是伊斯兰社会,生活习惯与普通国内的汉族完全不同,饮食有不少禁忌,同时能吃的食物也不像在国内那样方便地得到。陆教授们想出了一个比较聪明的办法,在当地允许的情况下,在居住地旁边划了一块自留地,种了一些蔬菜,养了一些家禽,平时能稍微改善一下伙食条件,在繁忙的工作外,也增添了自给自足所带来的乐趣。当地的水质条件也不是特别好,倒出来的一杯清水不一会就会有类似盐碱的沉淀物,所以那时只能喝当地的矿泉水。住的环境也不如人意,住房是由病房改造的,所以开玩笑说,上海去的医生也是住“病房”的,12个人还得轮流使用一个浴室。

陆教授说摩洛哥通用的是阿拉伯语,第二大语言是法语,所以语言交流一开始也有障碍。到援外地之前,他们进行过半年的法语培训,但当地也配有阿拉伯语翻译的男护士,所以经过2—3个月的实际会话也就能与病人畅通无阻地交流了。

遭受自然灾害中的感人事迹

陆教授所在的摩洛哥2003年2月发生了一次大地震,震源离驻地20多公里,当地死了300多人。由于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又因震区正好处于山区,所以很多急救伤员都转到陆教授援外所在的医院进行治疗。地震当天晚上,医院的墙上都被震出了裂缝,陆教授他们为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就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搭起帐篷进行治疗,自己也住在帐篷里。陆教授说,当时中国医生在震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冒着余震的危险抢救病人,震后的第一例手术也是中国医生做的。他也坦白,当时家人知道地震的消息后都非常担心,况且自己的小孩才两岁不到,父母都已七八十岁了,身体也不好。但当初医院号召去援外医疗,自己虽因家里的情况而有所犹豫,但最后还是踊跃报名参加了。地震一星期后,陆教授才住回到自己的驻地。那天新华社也刊发了当地地震的消息,并及时给国内带来了当地中国援外人员平安的消息。

之后的6月,当地又发生了泥石流灾害,造成驻扎地断水1-2天,但有紧急用水,后来通过当地的消防车运水才解决了水源的问题,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援外医疗中的所想所感

摩洛哥的援外医疗经历给陆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次援外医疗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这种教育意义不仅体现在一般的人道主义精神上,而且渗入到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就拿那次难忘的大地震来说,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医生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当地的许多群众不管是什么职业的,也都来帮助我们,尽管他们所做的只是一些诸如抬担架、扶病人的小事,但守望相助的精神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除了精神上的教育意义之外,陆教授说当地的医疗体系也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摩洛哥的医疗系统中有全面的小儿外科,这一点与国内的情况不一样。虽说自己是小儿泌尿的专科医生,但在那里援外,所有的小儿外科都得治疗。当地的基层医生也是这样,首先是从全科医生学起、干起,这样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和实践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摩洛哥当地的儿童骨折病例很多,这一点是自己去了之后才了解到的,疾病的治疗刻不容缓,所以自己就抓紧时间边学边干,跟着当地医生临时学习小儿骨科,两年工作下来发现,小儿骨科是自己治疗得最多的病例。

陆教授说,摩洛哥当地的人民对我们都非常友好,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也很高,自己也在非常困难的医疗条件下为当地的小孩成功进行了手术,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手术就是放在现在国内先进的医疗环境条件下,风险也是不小的,这是自己觉得比较骄傲的事情。

(陆毅群:摩洛哥,2002.10-2004.10)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体育彩票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