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我这一生的生活和工作啊,心情总是不很平静。”说到自己的故事,王众托,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专家,2017年“中国体育彩票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奖人如此开场。
尽管已是89岁高龄,身形瘦削的王众托却并不显老态。1928年出生的他,幼时历经战火洗礼,在动荡中奔波求学,立下报国之志,如今已为中国工业建设工作60余年。
在大连理工大学度过的大半生中,他以开拓者的身姿不断迈进新的方向,不畏难,不畏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基础建设、决策分析与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元决策概念的开拓与理论体系建构、知识管理学科的创建与发展等诸多领域成绩斐然。
他的学生爱戴并尊敬他,潜移默化间传承着他的精神。而他也仍在努力,试作一片红霞,映照更多人。
祖国沉沦感不禁:立远志,盼国强
1939年,11岁的王众托跟随家人避难至陕西汉中,于一次日军轰炸中,与死亡擦肩而过。“等到炸弹落下来的时候,大概离我们也就20到30米。当时那个地,整个都像是要掀翻了似的,耳朵什么也听不见。那些炸弹的碎片跟着尘土,都往我们躲避的壕沟里一阵阵送进来。”他回忆,“我们摸炸弹皮的时候,炸弹皮还在发烫。”
在这场劫后余生之前,战火带来的动荡业已侵蚀了王众托的年少时光。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吉林修建铁路的王父因不愿为日本帝国主义服务,受遣回到关内,2年后,携家离开北京,去到陕西潼关,投身陇海铁路的养路与新线建设工作。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侵入国内各地。王父选择留下冒死抢修被敌方破坏的铁路,而王众托则不得不跟随母亲再次迁徙避难,南下老家湖南,复北上西安,后又西向宝鸡等地。
追溯过去的周折,王众托仍能记得彼时所想:“那时的精神状态,一方面非常惊恐,一方面又非常愤恨。”目见祖国沉沦,同胞饱受欺凌,深谙国防力量贫弱、工业发展落后之苦的他,一边在防空洞门前的露天课堂中汲汲求学,一边在残酷的现实中认识到,“必须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使国家发展,富强康乐,自己才有出路。”
所幸,纵然条件艰苦,作为战时一隅落脚之地的铁路中学仍给予了王众托良好的基础教育。初一时读到的一本前苏联著作《少年电机工程师》,更是令他深感兴趣,早早立下了学电的想法。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王众托如愿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与一群同样怀抱着家国情怀的同辈人相伴,度过了解放前后紧张而有所期待的4年。期间,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曾见证这一历史事件的他,至今不忘当时心情:“那个时候非常兴奋,觉得中国人总算是站起来了。我们将可以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我呢,也要为中国的工业建设出一份力。”
天工人巧日争新:建学科,辟新章
1978年,大连工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正式成立,同时招收硕士研究生。作为主要奠基人的王众托担任第一任所长。这是我国第一批系统工程科研机构与博士学位授予点。现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自动化再往前走有两个方向,向广度发展,就应该做系统工程。光盯着技术不行,光盯着手段也不行,必须考虑到整体,考虑到它的效果。”上世纪70年代,尚在自动控制领域耕耘的王众托于实践中发现,仅仅着眼于技术手段无法妥善解决实在的具体问题,社会、经济、个体行为及组织管理等因素无不以其方式从中影响,谋求总体性的综合考虑大有必要,而这恰恰需要系统工程的思想。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王众托一行着手制定培养内容与方向、统筹招生问题、评选合格导师、确定学位颁发方法……在教育部响应了他们建立系统工程学科的建议后,转至系统工程的他们可谓“白手起家”。面对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曾经的艰辛难为外人道。然而数年后的努力成果,也同样令之欣慰。
“有时我会想起我的父亲。当年修铁路也是这样,这段铁路修好了,这个地方经济繁荣了,他们却不能在这儿待,他们又要往前头去。”从电工、电子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乃至管理学下的诸领域,事实上,自1951年清华毕业赴大连工学院工作后,王众托的学术生涯转折,还有多处。在他看来,纵然60余年间不断变动——曾埋首于自动化著作的翻译,也醉心过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有一脉轨迹却始终清晰:“我从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直集中在中国工业化的几个前沿。”随着中国工业由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迈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国家需要不断更迭,而他也一次次选择站到技术前沿,迎难而上。
未能深入钻研一个领域,王众托并非没有遗憾。他打比方,称搞学术就像跑接力,他总是跑第一棒,掌声却属于撞线的人。然而自己从未后悔,因为“历史给你的使命就是去开辟,还是应该把第一棒跑好。”
纸上得来终觉浅:临现场,务实事
古人云,“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上世纪80年代,深信系统工程作为应用学科,需密切联系我国实际的王众托,曾亲自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团队下工厂、下乡镇,完成了一系列受到各方肯定与嘉奖的项目。
在王众托参与的网络计划应用项目中,借助系统管理的科学方法,兼顾现场老工人的经验,他与他的团队将传统的网络计划方法进行改良,优化了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的资源调度问题,并把一种新的决策关键路线法及其计算机程序应用到项目进行时需要临时修改决策的施工和检修工作中,最终令这一项目的工期大大缩短,出乎海外业主的预料。
针对炼油企业的生产计划、产品结构及加工方案编制,其团队亦创造性地提出过一种以虚拟装置为基础的建模思想和方法,与基于知识工程的决策意向分析以及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软件系统。该项成果可以提高原油加工的效益,曾经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推广而广泛传播,配合各炼厂的再开发和有力推动,为炼油系统创造了极大价值。
此外,王众托还作为中方负责人,于1986至1988年在位于维也纳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主持由我国国家科委与该所合作进行的国际项目。这一项目开发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与深度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开创了我国大型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研发的先河,甚至一度成为IIASA的保留示范项目。
“什么叫‘元决策’?‘元决策’就是对决策进行的决策,或者说,对决策做一个顶层设计。”作为王众托的重要学术贡献之一,“元决策”概念的提出,离不开他躬亲现场所获的经验。在决策分析研究和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王众托发现,人们常常把决策的失败归咎于客观环境,从而忽视了决策顶层设计与安排的匮乏。由此,他结合我国传统哲学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则与方法,并将之应用于一些决策支持系统中,而“元决策”概念也成为了东方系统方法论中的一个新发展。
春雨润物细无声:拓眼界,育英才
1935年出生的全国道德模范邵春亮现已82岁高龄。谈及他的老师王众托,这位同为师者的耄耋老人依旧恭敬地叫着“先生”。他说,“先生永远是我的先生,我在先生面前永远是学生。”即便过去61年,“我仍然有向先生学习的空间。”
在王众托的众多学生中,像邵春亮一样,自己站上讲台后,仍愿意凝聚在王众托身边者,不止一二。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信息与决策技术研究所所长的王延章也是其中之一。作为大连工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的第三届硕士研究生,师从王众托的他,自毕业后便留在大工,纵然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亦从未离开老师身边。对此,王延章半带玩笑地解释,是“贪”上了老师三五不时的点拨。“有时和他(王众托)谈话,他就会把他所掌握的世界学科或工作前沿告诉我。”王延章坦言,“我非常喜欢导师身边的氛围。可以说,到现在他都在支持着我。”
而对王众托来说,为学生开拓视野,不过是在贯彻他所理解的教学“三境界”:在从教多年的他看来,教学有三种境界,一是将概念讲清楚,“不能含糊”;二是传授方法,授人以渔,教人知其所以然;三便是点拨方向,帮助学生打开眼界,摆脱窠臼,获得学术前瞻性。
除此之外,崇尚学以致用的王众托还非常重视实践:“我经常带学生下厂、下乡,在实践里头扩展他们的知识。”以之为指导,他曾要求自己的研究生频繁投身课题。“王延章他们念了三年硕士,三年我都让他们做课题。一年级做小课题,二年级做中课题,三年级就做学位论文,不断进行锻炼。”
“现在的学生,常常进工厂,却很少进车间。”尽管王众托能够理解学术评判标准所带来的客观影响,但仍然对当下重理论,少实践的学术风气感到惋惜。“他们都有成果,但成果枝枝节节,很难做大工程。”
水能淡性为吾友:善待人,薄名利
“我跟着他(王众托)三十七、八年了,没见过他发过火。不管对年轻的后辈还是稍年长些的学生,都循循善诱。”王众托的另一位学生,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知识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党延忠如此评论乃师的平和性情。
与师兄的表述相近,作为王众托的“关门弟子”,现就职于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的夏昊翔也觉得,导师固然德高望重,展露更多的,却是平易近人的一面。“王老师是一位很亲切的长辈,我们有时甚至可以同他开一定程度的玩笑。”夏昊翔介绍,“他不对学生下指令,大多喜欢用建议式的、启发式的口吻做沟通。”
在执起教鞭后,对研究生教育深有感触的夏昊翔眼中,王众托式的师生关系,实际更利于培养学生自发思考、主动探索的品质。“根据我的理解,研究生需要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无法靠听从导师的指令来获得。”他说,“我一直希望能以王老师为榜样,以启发的形式引导学生,做到谦逊、谨慎,待人和善,怀抱仁爱之心。”
身为王众托所在的学术团队成员及其秘书,吴江宁则爱用“与世无争”来形容王众托。“他从不去争名争利,生活上也没有一点额外的物质要求。”在吴江宁叙述的生活细节中,年近鲐背的王众托始终克勤克俭,不仅远行时从不坐飞机头等舱,甚至还会像再普通不过的市民一般,穿着棉袄去挤冬日里的公交车。“有一次王老师的老伴生病住院,他坐了三站地。我们的同学都认识他,就在车上给他让座,问他‘王老师您去哪儿’,‘王老师您为什么不打车’。这一点作风,真的是以身作则。”
谁道人生无再少:守书案,尽余热
虽然不再招收学生或固定授课,王众托的身影却仍出现在大工校园中的各个角落。生活规律的他,依旧会在早晨七、八点爬上楼梯,来到因堆放着各类书籍而稍显杂乱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尽其所能帮助后辈找到方向。
尽管很少有直接接触,大工校园中,认识这位老学者的年轻学生却一点不少。他会去食堂用餐,更热爱泡图书馆,三五不时,还总会因经历丰富、涉猎广泛,而收到各类讲座、报告的邀约。
今年4月,大连理工大学仿照央视,推出校园版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首期嘉宾就是有“全才院士”之称的王众托。面对年轻的观众,他不计辛苦,精心准备,不仅将个人经历娓娓道来,更引经据典,详细阐述了心目中的治学之道,引来不少好评。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部长苏敬勤说:“每当我看到王院士走入管理学院的大门,心里总是肃然起敬。我觉得,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脊梁的体现。”正如其感慨,走过一个甲子,王众托仍在努力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传播学术思想,引领学术精神。他独到的人格魅力是难能可贵的感召力量,始终影响着一批又一批人求学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