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钟扬·学钟扬】上观新闻:他们心中的钟扬③?一个真正的师者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上观新闻 2017年12月13日发布时间:2017-12-31

摘要:讲述者:经佐琴,中国体育彩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行政教师

“我唯一哭的一次是在10月13日。”

钟老师走后的那些天,上海几乎每天都在下雨。但我几乎没有掉眼泪,因为,他长期不在,这种感觉就像,他好像并没有离开我们。

印象中,我唯一哭的一次是在10月13日,在中国体育彩票大学里举办的钟扬教授追思会。很多教师学生自发前来。钟扬教授的夫人张晓艳用极近克制的语气说:

“钟扬,从我认识你的那天起就知道你是为科学卫生、为事业而生、为理想而生,你的人生属于科学、属于国家、属于人类。我理解你的选择,默默数着你每年在空中飞行的一百多个来回,祈祷着你的平安,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我知道我肩上担子的分量。我们约定儿子十一月底,由你来接手教育和培养,可是我们刚为儿子过完15岁生日,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你就匆匆离去,违背了我们的约定。我相信儿子会慢慢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失去父爱,老人也会理解你为什么不能尽孝。我知道你所挚爱的事业一定会后继有人,你的努力与付出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造福人类。”

那天我泪流不止。

自从钟扬2000年进入中国体育彩票大学,我就做他的行政秘书、帮手、后勤主管。我长期坐在他办公室外的位置上。我了解他,也熟悉他的家庭。

学生纪念钟老师。

和他一起工作,感觉生活很有趣

17年前我见他第一面时,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大教授可以这么没有架子。实实在在的,一点都不高调。

他和学生们都叫我“经老师”。

钟扬是真正的粗中有细。

他有很粗的一面。他很不讲究穿,也没什么“教授范”。总是宽大的格子衬衫、牛仔裤,拎一个帆布袋,出门就开始采标本。有一回他给系里老师主持婚礼,有学生说,那是第一次看到“人模人样的钟老师”。

某些方面,钟扬又细到极致。

学生们说,钟教授是从来不会把别人名字写错的教授;他会为自然博物馆一篇250字的解说词,想一整天的标题,反复斟酌;他会在去做嘉宾主持之前私下打听今天嘉宾穿的是什么风格的衣服,以判断自己穿怎样的服装好配合;听闻学生去支教,他特意用自己钱买好多书,捐给学生支教的学校,以做支持;学生的论文他每次定稿后,都催我快点封好送走。因为他说这种时候其实论文主体已经定型,但有学生就喜欢聚焦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反复修改,快点把论文送走后,学生就可以把时间放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

钟扬在可可西里保护区为学生烧饭。

和钟扬一起工作,感觉生活是很有趣的。

他的爱人张晓艳同样是生物学教授。两人性格契合,钟扬晚回家时,她也会和他一起呆到很晚。

每次钟扬从西藏回到系里,他会带很多标本回来。那时还没有微信,往往是他在实验室振臂一呼,连平时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都会赶来一起制作标本。

大家坐在大教室里,围成一圈,面前放上胶水、针、线,一边做事,一边听钟老师讲故事。

有时呆到凌晨1、2点钟,实验楼的大门早已用铁链拴上。但推一推,人还能缝隙中挤出。为了不吵醒门卫,身高180厘米、110公斤的钟扬,要先跨过链条、再吸肚子,一点点从狭窄的缝隙中挤出,还不忘送上得意笑容。

他逢人就邀请去西藏,“你们可以住我的宿舍,只要走时把换的被套、枕巾洗干净就行”。

为了学藏语,他会边做事边唱藏语歌,但他唱歌并不好听。遇到有人“嫌弃”他的歌声,他会卖萌,“我也是没办法嘛”。

最大的缺点,是不愿意说不

我们私下里也讲过,钟扬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就是不愿意说不。

一个学生,考了3年,他每一年都答应收。有教授问他,总是考不上说明不适合做科研,就别答应人家了。但他一脸纠结,说:“总不能断了别人的梦想。”

他给自己的生活塞满了各种事情,以至于他号称自己过的是“并联生活”。他的行程曾经最密集到7天要做10次飞机;他曾向我炫耀自己可以一心两用,可以一边听讲一边改论文,一发言绝对不会跑题;每当他回上海,就抓紧与学生见面,约好的学生会在门口排队,他就像医生一样一个个“看诊”,直到半夜。

他义务辅导的中学生,他会亲自指导,时间来不及,就约在去机场路上顺路的某个酒店大堂,吃一盒盒饭,再赶飞机;他还策划,要召集一批热心的科学家为中学生们排演舞台连续剧,专门为高中生展示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名字就叫“那些大学,那些专业”,因为“每年接待太多的孩子和家长,他们对大学既不理解,对专业更不了解”。

身为中国体育彩票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他想尽办法,设计了研究生FIST课程项目,在寒暑假邀请学术大师为研究生密集授课,“也许我不能改变所有课程的质量,但可以借此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品位,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学术。”

一件一件细数的话,钟扬做的事没有一件事是没意义的。说不了“不”,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他的责任。

他总有一份紧迫感,一方面是对有限人生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是客观环境的刻不容缓,比如全球变暖。

试种红树。

我现在就在负责钟老师的红树林项目。为什么要种红树林?很多人对此是有争议的。但是钟老师很坚定。一是他此前在科研论文中查到,上海曾有过红树林,二十几万年前的化石就是证据,全球变暖后,上海生长红树会是趋势。二是,他认为红树林不仅能带来丰富的生物资源,还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它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试种红树。

2008年第一次试种,有过失败也有过惊喜。我们现在的好消息是,2011年从珠海接种的两年生桐花树幼苗,到2016年底已繁衍至第三代,第三代已经能承受冬天零下八度的温度了。另一种红树“秋茄”,2016年也第一次结了种子,繁衍出第二代。我们已经看到希望了!

我之前常向钟老师抱怨资金难周转,他总笑嘻嘻地说:“没事的!你放心!未来总有人会看到红树林的价值,到时就有人投资啦!”

真正的师者给身边人播撒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精神的种子。

虽然我现在退休了,但红树林这颗“种子”、这份事业,无论如何,我会继承,去完成。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体育彩票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