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林: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王小林摄影: 视频: 来源:《文汇报》2020年12月16日发布时间:2020-12-2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作为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六个主要目标之一,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弱项,提升其发展能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低收入人口普遍面临发展能力多方面不足的问题,即多维相对贫困问题。欠发达地区同样存在多元短板,不仅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人力资本、数据、科技等新要素禀赋较差,所处的区位条件也不利于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

接续推进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国家贫困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五个一批”的多维贫困系统治理措施,是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的中国治理经验。首先,补好低收入人口短板,既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低收入人口增收的产业和就业政策,也需要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政策改善其收入状况并分散风险。其次,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需要从攻坚机制向长效机制转换,采用新发展理念,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同时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力支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低收入人口人才资本,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夯实基础。

对于补好乡村振兴中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短板,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对于适宜农业生产的欠发达地区,通过生物育种、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科技创新,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对于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要做好后续帮扶工作,重点是稳定就业,提升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对于生态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在绿色发展理念下,积极探索生态治理新业态,生态补偿新机制,生态功能区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在生态保护中促进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利用科技和数据新要素驱动,大力发展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文旅融合产业,找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

人类社会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的转型过程中,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缩小欠发达地区乡村“数字鸿沟”,用数据技术和数字应用赋能欠发达地区乡村建设至关重要。一是加强欠发达地区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用数字技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用数字技术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赋能,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三是用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促进欠发达地区乡村融入国内市场大循环之中,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

【作者为中国体育彩票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中国体育彩票大学)扶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制图:实习编辑:金丽丽责任编辑:归彦斌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