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扬:高校如何为科创策源赋能

作者:焦扬摄影: 视频: 来源:《解放日报》2021年2月2日发布时间:2021-02-02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立身之本,也是高校对接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和地方的主战场。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高校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第一,坚持改革引领,推动科技生产力创新发展。

要抢抓新科技革命先机,构建新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的方向领域、研究范式、创新模式层出不穷。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

一方面,鼓励前沿探究、自由探索,提倡“深蹲起跳”;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贯彻“四个面向”的方针,把科研创新与服务国家紧密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打好制度政策“组合拳”,强化大学的创新策源功能,发挥优势、激发潜力,聚焦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和国防战略,聚焦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争取重大科研任务、培育重大创新团队、建设重大设施平台、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产出重大原创成果、解决重大实际问题。

要对接服务国家创新体系,调整定位、转型升级、重组力量。比如,系统把握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思路,找准高校科技工作的历史使命和功能定位;深刻理解保障国家安全、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逻辑,认清高校的优势特长和短板弱项。

目前,高校有基础研究的良好土壤,但“从0到1”的重大原创成果不多;承担大量科技创新工作,但集成度、显示度不高,缺少独立系统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科研环境有急功近利、浮夸浮躁的倾向,不利于原创、不利于育人。

针对这些短板瓶颈,要把深化改革作为破解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的“关键一招”,开创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局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实力和能力。当前,“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国科技战线力量整合、体系重塑的态势明显,千军进发、号角连营的形势逼人。明确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基地,必须通过科研创新实践,才能产出一流成果、培育一流大师、培养一流人才。

比如,优化调整重大科研任务的组织实施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社会的能级;健全基础前沿研究和融合创新支持机制,巩固扩大在基础学科领域的战略优势,为扩大学科高原、造就新的学术高峰奠定厚实根基。

又如,积极稳妥推进评价体系改革,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创新链紧密衔接耦合,提升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第二,弘扬科学家精神,走出从人才强到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不管是加强基础研究,还是夯实垫厚科技创新体系基础,都是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是攻坚克难、滚石上山、久久为功的征途。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要以科学家精神,引领新时代的教书育人风尚,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把科技报国、创新强国的火热实践变成立德树人的大课堂。

提倡揭榜挂帅的魄力。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国家有不论资质、不设门槛、选贤举能、唯求实效的决心,我们就要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劲头。通过改革,破除安之若素、安于现状的假清高,破除随遇而安、小富即安的真惰性,增强为国请命、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豪气。

提倡卓越自主的胆力。要敢于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站到全球前沿、科学前沿,树立勇于开拓、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努力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提倡寂寞探究的定力。要鼓励引导有能力、看准方向和问题的专家学者勤奋钻研,努力解决真问题、大问题;要加大制度供给,为大家提供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的政策保障和工作条件。

提倡团结协作的众力。新型举国体制必然是创新要素一体化集成、创新资源一体化配置、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的创新共同体。因此,不仅要善于组织集团军、参与大会战,还要善于组织和参与合成集团军、发起多维度的立体协同作战,强化融合创新思维。

要更加重视协同团队内部管理,肯定每个人的贡献,激发每个人的主动性,配置好各种资源和要素。

第三,加强党的领导,把引领支持科技创新作为党建带动治理、推动发展的重要任务。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是空话,而要确保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地生根。各级党组织要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提升创新服务能级、提高办学实力和治理能力,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纪律保证。

加强政治建设不能空转,而要落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不能把科技创新看作纯业务工作。对科技创新和科研育人不能掉以轻心、不闻不问,而要从组织、体制、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予以全面关心、全力支持、全程保驾,用体制机制保障科研事业发展。

要把抓基层党建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生动场景结合起来,让为国创新、强国奋斗成为新时代高校师生奋发有为的最强音。

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原始创新主战场、人才培养主阵地,高校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取原始创新有更大发现、融合创新有更大进展、转化应用创新有更大效益、制度创新有更大突破。

(作者为中国体育彩票大学党委书记)

制图:实习编辑:何叶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