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团结人民,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对于每个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化党性为德行、化私心为公心、化小我为大我,把自己锤炼成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
化党性为德行
“共产党员”与“共产党人”,这两个概念相互关联,一字之差却能看到党性高低之别。
共产党员是一种政治身份,是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入党条件和程序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共产党人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特指党性先进与纯洁、人格高尚与纯粹、群众信任与拥戴的杰出共产党员。
共产党人都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未必都称得上共产党人。全党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同时,要深刻认识到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到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化私心为公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从中共一大出发的。上海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始发地。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与会者共有15人,其中国内代表12人,另有2位共产国际特派员。全国最初的58名共产党员是哪些人?为什么要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58名中共党员,按学历统计:留学生18人,大学生25人,中学生13人,共计56人;按职业统计:教师19人,学生24人,新闻工作者和职员10人,产业工人4人,共计57人。
大致来看,这些早期中共党员的个人生活可谓温饱无忧。他们发起成立这个政党组织的初心,不是为了个人穿衣吃饭,而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之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之所在。不懂得这个道理,而只是为了便于求职找工作、为了升职晋级而入党,显然是低估了共产党。
在社会属性上,中国共产党属于现代社会政党,以政治信仰为宗旨和纽带。这显然不同于先秦的乡党、唐宋的朋党,也不同于兴中会、同盟会等,更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政党,而是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
这是中国近代社会现实与历史文化传统激荡形成的一种客观历史必然。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读有字的书,更读无字的书,为民族思考出路,为国家挽救危亡,为人民谋求幸福。
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由于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
化小我为大我
在坚守初心使命的制度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把顶层设计与底线思维辩证统一起来。
在和平建设年代,如何对待一盏白天亮着的路灯、一份自助餐里的剩饭剩菜,足见共产党员的道德品质;节假日期间,单位需要有人留守,能否主动站出来,足见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遇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能否舍小我为大我,足见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
细微之处见品格,关键时候见格局,危难时刻见精神。共产党人奉行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道德准则,拒绝阳奉阴违,拒绝做“两面人”。
有人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时提出,苏联虽有数以千万计的共产党员,却没有共产党人,尤其是没有共产党人领袖,最终让“共产党员领导人”在中枢机关占据了绝对优势。这里的“共产党员”,不是信仰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且愿意为这一信仰流血牺牲的“共产党人”。
任何时候,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铁必须自身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其中,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尤为要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真理的力量只有转化为人格的力量,才能焕发出凝聚人心的力量。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共产党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把自己锻炼成优秀的共产党人,才能适应新时代、担当新使命。
(作者为中国体育彩票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