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封闭日记丨“科研很苦,坚持很酷,我们要努力‘病新医日进’!”

作者:彭勃摄影:彭勃 视频: 来源:医学宣传部发布时间:2022-03-31

在校园准封闭的日子过得飞快。

我是在3月13日学校发布校园执行准封闭管理模式的通知那天进校的。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日,本来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一场同心守沪的战“疫”号角,已然在那时吹响。

得到通知后,我几乎想也没想就选择留在学校。一方面是为了课题组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院的科研管理、学生工作等行政事务——各类物资需要协调、管理机制需要制定、学生需求需要回应。我有责任也有义务留在这里。但是,我并不孤单,我们的舒友生副院长、王维胜老师等PI也都来到了学校。

收到准封闭管理通知后,彭勃一行紧急采购了一车床上用品

准封闭的第一周,院长段树民院士总体指挥,我和舒友生、郭非凡、蔡玉群、张淑红、王良等老师一起,集中处理了一些协调沟通工作,主要是为安排住宿、采购被子枕头等生活用品、统计用餐情况、组织大家测核酸等等,解决封闭期间留守师生的后顾之忧。特别是由于枫林校区分东西两个院区,而我们院的不少员工和部分学生都在东院区,要想办法给他们找地方住,还要让他们住的舒服一些,并且尽量也要减少学校的负担,一开始各种事情真是忙得焦头烂额的。不过我相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在确保安全的总体框架下,依照系统性的原则,制定了相应的预案,逐步理顺了这些事情。

学校作为研究型大学,一直在尽量保证师生的科研活动。准封闭管理的第二周,在处理行政事务之余,我开始有时间精力做一些科研工作。我的实验室主要研究神经免疫学,由于这段时间部分博士后和同学进不来,留在学校的人除了要做自己的研究以外,还要为其他同学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包括一些行政和沟通的工作。我很感动也很感激,在此期间,我们的课题组内部以及课题组之间都做到了相互帮助、相互扶持。

学校为留守师生赠送了慰问品

3月26日接到了学校继续执行准封闭管理模式的通知,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为师生健康负责,也是为人民健康负责。学校和医学院一向对疫情防控的要求很高,正是因为这些合理、及时、有效的顶层制度设计和防控流程规范,才能确保我们气泡的安全。

三位在校学生与春日校园合影留念

这种管理模式必然会对生活、工作带来一部分不便,大家产生焦虑情绪也可以理解,但是现在的“封闭”是为了以后更长时间的“不封闭”,当下的困难也是为了迎接更好的未来。我觉得医学生们是尤其能够理解我们现在所采取的措施。为此,大家都在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希望去战胜这次“大考”。同学们如果遇到了问题也可以来寻求帮助,作为老师我们也会积极帮大家排解不良情绪。就以我们院来说,我们为同学们准备了卡牌、桌游等,也希望大家在科研和学习之余可以参加更多的文娱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生正在做实验,白大褂上写着“科研很苦,坚持很酷”

换个角度想想,其实准封闭也有一些好处。平时大家都埋头学习科研,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多。这两周,师生们同进同退,一起做实验、一起讨论问题、一起睡过办公室。经过这段特殊时间的相处,大家的沟通交流更多了,也看到了他人给予的帮助和付出的努力,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我还看见有同学在白大褂背后写着“科研很苦,坚持很酷”的大字,这种自勉的文字传递的是相互鼓励的力量。因为你只有认识到这是苦的,你才有更好的心理准备,去迎接这份很酷的挑战。

借此机会,我也想对留守师生们道一声真挚的感谢。

感谢同事们的认真负责。大家放弃在家中安逸的生活,选择了进入学校,睡行军床、睡沙发,24小时随时待命。还有很多老师一开始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来,等外面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上周也争先恐后地要进校。作为上医的老师,我感到由衷自豪。

感谢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尤其是在疫情面前,当得知前线人员人手不足需要志愿者时,大家积极响应踊跃报名,要去支援。其中,我们院就有109人报名,我们课题组也有9位报名,令我深深感动。在这一刻,他们放下了个人安危,放下了安逸,不计较个人得失,只秉承着咱们上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想和大家说:上前线的是英雄,留下来的也是英雄!马上浦西地区核酸筛查全面展开,让我们一起听从上海市和学校整体安排,以我们的配合、自律,共同守好上海的抗疫阵地。

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研究员

院长助理彭勃

2022年3月30日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体育彩票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