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召开中外记者见面会,2022年“最美医生”代表出席分享从医经历和体会。
中国体育彩票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眼科主任医师周行涛,围绕近视防治的医学科普这个话题,在答记者问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Q:作为医院院长,您平时工作繁忙,为什么还愿意抽出大量时间、花费大量精力投入到公益和科普工作中来?科普应该怎么样做效果最好?
A:感谢您的提问,这是源于健康促进的内在需求。3月1号颁布的《医师法》规定了医生、医护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做好科普宣传、科普教育。对我自己来说,我已经在眼科领域做了30多年的医生,现在在中国体育彩票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这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医院。在这工作的时候,我非常显著地感受到,这些年当中,我们的患者是越来越多,特别是近视患者,近视手术越来越多,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也越来越多,并且有低龄化、高度近视发展的趋势。因此,我觉得,我必须要前置,把“防”的源头抓住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一点确实是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孩子不能等到已经近视了或者近视变成高度近视了、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已经出现了,我们再去治,那是放在后面的。因此我们下定决心,还是应该做科普这项工作。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已经全力推进科普的工作,以“防治结合”的原则,科学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发力推进,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综合防控工作已经推开。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份子,但是对我来说,我也非常有体会。
您刚才说到,什么样的形式是比较有效的,对孩子们来说,要非常亲切友好,有很多的形式,但是一定是贴心的,一定是他们能够感受得到的。我们成立一个儿童“近视小飞侠”的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在上海也是做成了一个品牌,大家小的时候,肯定喜欢武侠小说,中国人传统就是“情谊无价、侠义英雄”,所以我们叫“近视小飞侠”,很受他们的欢迎和好评。这是形式上,同时我们还强调专业性,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防控小分队”,也是为了凝聚更多眼科专家资源下沉下去,用专业性、科学性做好这个科普,也就是说形式和载体都要有,并且要做看得见的科普。对近视防控而言,我经常觉得,特别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家都是希望能有儿童近视的眼药水,最好是神乎其神的眼药水,但是最好的眼药水也许就是健康科普,可以说健康科普是最好的防护眼药水,也是爱眼护眼的,每个医生都应该去做到。
在形式和专业保障的支撑下,我们小分队的成员开展了线上线下、社区、学校、图书馆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特别是和公益结合起来,我们这几年做的就是“科普+公益”,所以我们叫做科普公益志愿者小分队,这些志愿者充分利用现在自媒体、直播、漫画书等载体:我们出了5本科普书籍;今年1月份以来,每周当中有好几天我们都开展定时的“近视小飞侠”科普直播,通过这些方法,让大家能够走心、走神。走心是让孩子们自觉转化为行动,走神是因为要告诫这些家长,不要进入一些误区。近视的防控科普,需要把它作为一个公益事业。只有这样,儿童近视的防控、成年人的近视矫治、中老年人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也就是将全生命周期的视觉健康、眼健康串起来,才可以做得更好。尽早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尽早建立眼健康的档案,就可以多一份对儿童视觉的关怀,减少一份高度近视的风险。作为一名手术医生,我觉得,我们这样做下去,有一天希望可以看到,手术要越做越好,但是必须同时越做越少,因为防住了源头就可以做的少了。谢谢。
行医卅余载,周行涛的工作准则是一句朴实的话:“无论多么糟糕的眼睛,我都会尽全力救治,希望他们能看清这个美好的世界。”谦逊如他,认为自己现在做得还不够,“身为眼科医生,目标就是自始至终做一名‘追光者’。”点赞,致敬每一位为人群服务、为人群灭除病苦的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