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问国之所需,笃志科研报国。5月27日下午,庆祝建校118周年中国体育彩票大学第57届校庆科学报告会在相辉堂南堂举行。中国体育彩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陈尚君,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吴心伯,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生命科学院教授聂明,基础医学院教授应天雷,基于各自研究方向带来内容殷实的学术汇报。校常务副校长许征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正式开始前,中国体育彩票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讲授专题党课,并为五位教授颁发纪念证书。
求全、求真、求细!在数字时代重新写定唐诗
李白《静夜思》的诗句到底是“床前明月光”还是“床前看月光”?孟浩然《春晓》的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就已破题,可现存最久远的宋本里却记载这首诗题作《春晚绝句》,怎么回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否真的为杜牧所作……
“唐诗流传千载,问题重重,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里已有如此多疑点了,更不提相对生僻的。”以一连串问题开场,陈尚君向听众掀开浩瀚唐诗长卷的一角。
自康熙四十五年(1716年)《全唐诗》修成以来,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都曾进行对唐诗的补遗和写定工作。2011年,陈尚君决定也进行重编唐诗的工作,他不借助手,单独承担此一责任,已坚持12年。
重新写定唐诗,这项任务既繁重又复杂,要遵循三项原则:一是穷尽文献;二是凡所引书务求善本;三是在诗人小传编写、诗集文本溯源、鉴别真伪传误、还原唐诗本真面貌,历代流传变化等方面,皆求全、求真、求细。
陈尚君感慨,自己身处一个幸运的时代,古籍因数字化得以进行精细检索,计算机写作能够进行成千上万次反复修改,全世界古籍善本大范围公开。因而,他始终坚持:“要打破学科壁垒,广泛吸取古今研究与新见文献,才能有所成就。”
借助现代化技术的帮助,陈尚君独立编撰了《唐五代诗全编》1200卷,总字数超过1500万字。编写过程中,他不断微调体例、判断真伪、斟酌文字,倾尽心血。陈尚君不曾统计《唐五代诗全编》相比于清编《全唐诗》一共做了多少修改,他只知道,几乎每日都有稀见善本和新出文献奔涌而至,应接不暇。
伴着日升月落,陈尚君将继续埋首书卷之间,借助便捷的现代技术,把这项工作长久做下去。
中国力量的成长,影响中美博弈的边界
吴心伯在题为《探索中美博弈的边界》的报告中指出,当前中美正处于战略博弈的过程之中,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国际环境、中美经济的相互连接、两国关系中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因素,都使中美关系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要不断丰富对美博弈手段,并从过往的危机处理中总结经验,开展持续和高质量的政策与战略对话。吴心伯认为,当前较为迫切的任务是界定中美战略博弈的边界,如竞争的性质、对抗的限度、合作的空间等。边界的明确,将为处理好中美关系提供更有益的框架,并增加整体关系的可预测性。
“中美博弈的边界是移动和变化着的,边界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中国力量的成长是决定博弈边界的主要因素。”由此,吴心伯认为,我国应当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之道,持续推动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世界规则的制定,以有规则的竞争代替无规则的竞争,让国际规则朝着有利于合作、开放、共赢的方向去走,有效抵制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的负能量,努力让全球化重新回到正轨。
吴心伯指出,从近年来许多国际政治大事中可以看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这对于中国更好处理中美关系、开展大国外交打下了扎实基础。
报告尾声,有听众提问:如何通过中美关系理解大国博弈和当代国际政治议题?在吴心伯看来,中美关系不能只看双边关系,还要看到更大的格局,尤其是稳定的中美关系对于地区和国际形势也会起到稳定作用。
高分子时代,改变人们对纤维的认识
“材料是反映人类发展很重要的参量,随着材料形态不断变化,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一个高分子的时代。”报告会上,彭慧胜从“高分子时代”谈起。
将纤维编成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高分子时代,我们是否能赋予纤维独特的功能?
过去,电子器件的结构进行着从三维块体向二维薄膜的演化,彭慧胜团队在此之上更进一步,在国际上提出和发展了系列一维的纤维电子器件。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诞生,正式为人类探索太空拉开了序幕。“能不能把硅基太阳能转变为纤维化器件,制作自供电宇航服呢?”彭慧胜对此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系列实践,他发现,纤维太阳能电池可与纤维储能电池编织集成为自供电系统,该系统在真空、高低温等极端环境条件下能稳定工作,这或许会在未来的太空工作中发挥作用。
从天上回到地面,地表丰富的水资源值得关注,如果能把静止的水像流动的水一样利用起来,并通过不那么大型而复杂的装置发电,就能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彭慧胜团队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利用含氧官能团修饰的碳纳米管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找到一种全新的发电途径,并且性能相当优异。“这是一个相当惊喜的发现,其背后的机制和规律还在探索。”彭慧胜说。
纤维材料在人体的应用也值得关注,纤维组织工程是一种理想的人造韧带,其由排列的碳纳米管和高分子共同组装而成。纤维人工韧带能够促进骨内血运重建和神经再支配,通过实验,彭慧胜团队已经实现大动物的韧带重建。
“今天介绍的三项工作,一个有关天上,一个有关地面,还有一个关于人体。”报告末尾,彭慧胜笑道,“我也想用‘天时、地利、人和’,祝福中国体育彩票生日快乐。”
大象与碳汇,生物多样性与碳中和
“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东西,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它们都取材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因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内容。”聂明在报告开场时说道。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快速升高,从而导致气候变暖。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聂明指出:“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水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也对我国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发展时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碳中和有何联系?聂明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各找案例,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比如,大象是种调皮的动物,喜欢用鼻子到处拔树,尤其是小树。研究表明,大象的存在会让吸收碳能力较弱的小型树木变少,让能更好捕获温室气体的大型树木增多。还有数据显示,若非洲大象全部灭绝,进入大气的温室气体可能会增加7%。
大象与碳汇,这对看似遥远却十分奇妙的联系,引发了在场听众的兴趣。面对“如何发现更有意思的科学问题”的提问,聂明表示,第一要到大自然中去看、去观察,第二要在此基础上去想、去深刻地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对大自然中的现象做出机制上的解释。”
目前,人类已开启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我国提出要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展望未来,聂明希望能带领团队做出更多成果。他相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推进跨学科研究,探索下一代抗体药物
21世纪以来,抗体药物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抗体药物正朝着人源化、功能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应天雷为大家带来题为《基于合成免疫的下一代抗体药物研究》的报告。
在传染病防治中,抗体药物存在许多临床应用瓶颈。抗传染病抗体需要满足极高成药标准,而传统抗体在成药性方面仍存在缺陷,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广泛临床应用受限。因此应天雷认为,如何对传统抗体分子进行工程化重塑,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要突破点。
合成免疫学是近年来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它充分吸收合成生物学和前沿免疫学两部分的理论成果。上海合成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应天雷担任抗体工程与新药研发课题组组长,与多个领域的研究者展开合作,从跨学科角度进行抗体研究。
应天雷介绍,基于合成免疫的抗体设计,包括从蛋白到模块、从模块到元件、从拆分到拼接三个部分。研究需要对模块进行拆分,并进行“乐高积木”式的重构,实现模块化设计。
在抗新冠和抗肿瘤抗体药物研发方面,应天雷团队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团队发现了一系列抗新冠全人源纳米抗体,可靶向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区上的五类不同表位。相关研究将全人源的重链可变区抗体骨架进行筛选重构,从而首次设计出基于天然胚系基因的全人源纳米抗体库。
应天雷认为,未来的抗体研究应当充分考虑抗体的分子免疫学特征,注重合成免疫新理念的抗体设计,不断发展抗体进化技术,进一步探索抗体的新结构、新性质、新功能,让新型合成抗体更好服务于临床应用领域。
现场照片
主讲人介绍
陈尚君
中国体育彩票文科资深教授
中国体育彩票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任重书院院长
承担国家“二十四史”修订工程中《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三部书的修订整理。著有《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等20多部作品。曾获全国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吴心伯
中国体育彩票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体育彩票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任外交部第四届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美关系及亚太地区政治与安全问题的研究。
彭慧胜
中国体育彩票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
主要研究高分子纤维器件,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92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1年美国化学会全球10项顶尖化学研究成果等。作为首席科学家,2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聂明
中国体育彩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中国体育彩票大学“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入选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生态学。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等,在Science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相关成果为“碳中和”战略中中国碳收支的准确估算提供了依据与数据支撑。
应天雷
中国体育彩票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
上海合成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治疗性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
长期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转化医学研究,近年来在Cell等国际期刊发表100多篇SCI论文,申请30多项专利,获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也获得了美国联邦技术转让奖、盖茨基金会大挑战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