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到底长啥样?为何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新春来临之际,中国体育彩票“生肖故事”又来啦!中国体育彩票大学特聘教授、科技考古研究院原院长袁靖,为您一文说透龙的来源、龙与文物、龙与文化。祝所有中国体育彩票人新的一年心想事成,所愿皆龗(灵)!
龙的来源
在十二生肖中,除了龙之外,其他十一种生肖动物都是现生动物,我们看到与那十一种生肖动物相关的文物造型或图像,马上能够联想到对应的活生生的动物。龙则不同,这是一种在古代和现代都不存在的动物,是古人创造出来的想象中的动物,这就给龙带来很多神秘的色彩。我们现在印象中的龙,是在天上腾云驾雾的。实际上,数千年来,古人塑造的龙的造型有过从爬到飞的演变过程。年代越久远的龙的文物,与我们现在观念中的龙的形象,差距越大。这里先从龙究竟是怎么来的,开始讲起。
多数学者都认为,龙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其主体参照物是鳄鱼,跟蛇也有关系,总之是跟爬行动物相关。这里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简单介绍如下。
自20世纪20年代初,学者们就开始讨论龙的来源问题。如章炳麟(号太炎)在《说龙》里通过考证《左传》《汉书》《说文》《三国志》等古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提出龙就是鳄鱼的观点。
1946年,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认为,龙是一种以大蛇作为图腾的氏族为主角,兼并了以马、鬣狗、鹿、狗和鱼作为图腾的其他氏族,吸收了那些氏族的图腾动物的形状特征,成为一种新的图腾“龙”。
1957年,杨钟健在《演化的实证与过程》一书中,专门列出一章讨论龙的形成。他从自己20世纪30年代研究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时,没有发现龙的遗存说起,考虑到甲骨文中又确有龙字,这个龙字除有角这点不可解外,大口、纹身、蜿曲,都是鳄鱼的形象。但这个龙字没有表示四肢的部分,这又和蛇比较接近。他认为最可靠的记载中的龙,是鳄鱼和蛇一类的动物,而不带神话的色彩。
1981年,王明达从神话传说、古史研究、民间习俗、生活习性、文物等方面进行考证,认为中国古代神话中龙形象的基调是鳄鱼。
1986年,陈壁辉认为,神话中的“龙”就是生物学上的“龙”,即多种爬行动物的统称,是经过人们的艺术升华,再赋予神秘的、超人的能力而成。由于他常年在野外从事扬子鳄人工饲养和繁殖的实践,他还对杨钟健不理解的“有角”做了解释,年纪大的鳄鱼,其头上的鳞棘常高高地突出,且鳄鱼喜在水中静浮,仅露出吻端和头的上部,此时其鳞棘显得尤为突出。至今有扬子鳄的地方,人们都将老鳄鱼头上突出的鳞棘视之为角,这与古人的观察是一致的。
进入21世纪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探讨龙的学者有以下两位。朱乃诚从考古发现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河南省濮阳县西水坡遗址发现的距今6000年前蚌壳摆塑的龙是中国最早的龙,其形象来源于鳄鱼的原形。他以扬子鳄为例,扬子鳄形象凶猛,具有威慑力量,其吼声及仅头部浮露水面、夜间目光如炬的习性,使人们对它产生敬畏之感,扬子鳄的吼声又与天将要下大雨的气象现象有联系,容易使人们联想到扬子鳄有通天的神威。
李零依据对古文字、古代文献和文物的研究,指出龙是模仿鳄鱼、蜥蜴、蛇等爬行动物而成。古之所谓龙,身躯、花纹可以模仿蛇,但头、角、鳞、爪是模仿鳄鱼。鳄鱼跟龙关系最大。甲骨文中的龙字是个象形字,既象鳄,又象蛇,头角峥嵘,张血盆大口,龇牙咧嘴,扭动身躯,长尾左右摆。
按照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结果,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发现蛇骨的遗址仅陕西省商洛市紫荆遗址一处,这可能跟前些年发掘时没有开展水洗筛选有关,因为蛇骨一般比较细小,如果不开展水洗筛选,不易发现。相比之下,发现鳄鱼遗存的遗址较多,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浙江、广西、广东等地,共有20多处。这些遗址分别位于黄河、长江、淮河、邕江等流域,时间跨度从距今8000多年前一直延续到汉代。可见从8000多年前开始的漫长历史阶段,在相当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古人都与鳄鱼有过交集。在大部分遗址出土的鳄鱼遗存被鉴定为扬子鳄。
考古遗址中出土的破碎的鳄鱼骨骼,应该和出土的其他种属的破碎的动物骨骼一样,是被古人食用动物的肉类后废弃的。还有一个重要发现是古人除了食用鳄鱼的肉之外,还用鳄鱼的皮做鼓面。如在陕西省神木县石峁、山西省襄汾市陶寺等遗址中,都发现古人用扬子鳄的皮做鼓面,这种鼓称之为“鼍鼓”。在《诗经》的《大雅·灵臺》有“鼍鼓逢逢,矇瞍奏公。”意思是把扬子鳄皮蒙的鼓嘭嘭敲响,盲人乐师演奏颂歌献给周王。
古代文献中有关于养龙的记载,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大意为舜的时代有名为畜龙的氏族。到夏的孔甲,拜访天帝,天帝赏赐给他河龙和汉龙各两条,都是雌雄各一,孔甲不知道如何饲养,又找不到舜时善养龙的豢龙氏的后代,陶唐氏衰落后,其后代中有一位叫刘累,曾经向豢龙氏学过养龙的本领,就来给孔甲养这几条龙,孔甲很高兴,赐他姓御龙氏,封他于豕韦国。后来一条雌龙死了,刘累悄悄地把龙剁成肉酱,给孔甲吃。再后来孔甲想起来要看这几条龙,派人来取,刘累吓得只好逃到鲁县,范氏就是他的后代。按照李零的研究,先秦文献中提到的豢龙、扰龙、御龙等,都是指养鳄鱼。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中,就出土了印证上面推测的龙是以鳄鱼或蛇为原型塑造的实物。如河南省濮阳县距今6500多年前的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塑龙虎图案。在45号墓的墓主人的东西两侧,各有蚌壳摆塑的一龙一虎。其中的龙图案位于人骨架右侧,头向北,背向西,龙头昂起,吻部很长,大嘴微张,身躯微耸,前后两腿皆并拢,四足有爪,长尾伸直(图1)。从直观上看,西水坡遗址的用贝类拼出的龙的图案,与扬子鳄的形象十分相似(图2)。
图1 河南西水坡遗址第1组图案
图2 鳄鱼侧面图
红山文化是距今约5800年左右开始的。在内蒙古地区采集的一般认为是属于红山文化的“C”形玉龙,是由一整块玉石雕琢而成,有梭形长眼、阴刻的口鼻和明显的长鬣。身体中部还有一个圆孔,如果以绳悬吊,则龙之首尾恰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图3)。这似乎跟蛇的形象比较接近。而更典型的是距今4000年左右的山西省襄汾市陶寺遗址的多座大墓中发现的陶盘,考古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龙盘”。这类陶盘的陶胎为灰褐色,内壁施黑色陶衣,用红彩或红、白彩绘出龙的图案。这些所谓的龙,有的额部较高,有的没有额部,吻部均较长,有的嘴里带牙,有的无牙,舌外伸,舌前呈树权状分支,以红色和底色相间来表现龙躯的鳞片(图4)。我觉得这些图像似乎是以蛇为主体塑造的。比如它们均没有足,身躯盘起,近似圆圈,特别是伸出来的舌头很长,且分叉,跟蛇伸出舌尖分叉的长舌十分相似。
图3 内蒙古地区采集的“C”形玉龙
图4 山西陶寺遗址的龙盘
从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贝壳摆放的龙和红山文化的“C”形龙、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看,当时的古人已经赋予这些龙以精神文化上的含义了,但是在具体形象上,还是保留了很多扬子鳄和蛇等动物原型的特征,让我们几乎可以一目了然,辨认出它们分别是扬子鳄或蛇。西水坡的龙似乎与扬子鳄十分相似,而红山文化和陶寺的龙则似乎跟蛇的关系更加密切。
龙与文物
我们从与龙相关的文物的造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龙的形象的塑造过程。在新石器时代,古人主要依据扬子鳄的形象和蛇的形象塑造龙。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龙的形象主要以扬子鳄为原型。自战国时期开始,将扬子鳄与蛇的原型合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塑造龙这种神圣动物的意识逐渐成为主流,那个时候的龙的形象开始与我们印象中的龙有所接近了。自南宋开始,真正出现我们现在印象中的龙。
在新石器时代比较典型的与龙相关的文物中,除上面提到的“C”形龙和“龙盘”之外,还有属于红山文化的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的墓葬中出土的玉猪龙。其整体卷曲如环,头似为猪首形,短立耳较大,两耳之间从额中到头顶起短棱脊。目圆而稍鼓,吻部前凸,有鼻孔,口略张开。前额与吻部刻多道阴线。颈背处有一圆孔(图5)。
图5 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玉猪龙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玉龙。整体作蜷曲状,头尾相接,中间稍有间隔,细尾内卷,龙首为圆雕,张口露齿,吻部前突,臣字形眼,眼珠突出,眉毛细长,两个锤形角后伸,稍微上翘,背部中脊隆起,腹部有足,角上饰折线纹和小卷云纹,身、尾饰排列有序的菱形纹和三角形纹(图6)。
图6 河南殷墟妇好墓的玉龙
李零认为,确认商周时期龙的形象的最有说服力的发现,当属陕西省扶风县海家村遗址出土的西周铜爬兽。这件爬龙头较大, 双眼突出, 双耳斜伸, 头上有两只锤形角,方形大口微张,双齿紧扣,弓身,腰部下垂,腹部略微上收,尾巴上卷,背上有扉棱,四肢残,其中三肢上明显留有铸接痕迹,可能当时是把龙爪与足连接在一起。龙体上饰阴刻斜方格纹、云纹(图7)。李零把这件铜爬兽与商代甲骨文的龙字放在一起做比较,除了铜爬兽有四肢之外,其他部分确实给人以几乎一模一样的感觉。
图7 陕西海家村遗址的铜爬兽
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的青铜牺尊,器形整个做成兽形,似牛、似马、似羊,头上矗立双角及两耳,颈部微曲,四腿带蹄,身有双翼。器顶立有一虎,颌上有一龙,颈部至前胸有一龙,尾部有一龙,皆以鳄鱼为主体塑造。兽背有一方孔,孔上有盖,盖纽为一大鸟,盖周缘有一周双身龙纹,器身通体饰饕餮纹、夔纹和雷纹(图8)。
图8 陕西张家坡西周墓地的青铜牺尊
到战国时期,龙的形象出现改变。以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1号墓出土的四龙四凤铜方案为例。方案底座的圆环形部分被四只梅花鹿形态的支脚托起,中层由四龙四凤穿插组成支撑结构,最上一层是放置案板的框架。其中中层的四条龙,龙头前伸,嘴巴微张,牙齿锐利,龙角较长,向后伸,脖颈修长,仅有两足,爪锐利,身躯自脖颈以下一分为二,向两侧伸展,绕过凤鸟的身体又回转,尾尖分别与龙首上的双角勾连(图9)。
图9 河北中山国1号墓的四龙四凤铜方案
到了汉代,龙的形象出现新的变化。典型的实例是在第五章卯兔中提到的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一号墓的棺盖上覆盖的一块“T”型的神秘帛画。这幅帛画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其天上和人间部分均有两条左右对称的龙,龙嘴大张,长舌伸出且卷曲,龙眼突出,较长的龙角向后伸,龙颈细长,龙躯如蛇身,几度弯曲,身上遍布鳞纹,四爪前后伸出,爪尖锐利。从这个龙的头部、四肢上还能看到扬子鳄的形象,而身躯完全是蛇的样子了,兼有扬子鳄与蛇各自的特征(图10)。
图10 湖南马王堆一号墓T形帛画中的龙
到南宋的时候,有一位叫陈容的画家,号所翁,他画的龙被称为“所翁龙”,成为后人画龙的典范。陈容画的龙有分叉的龙角,圆睁的龙眼,张开的龙嘴,锋利的牙齿,飞扬的龙须,粗壮强劲的龙躯,尖锐的龙爪。龙飞跃于山峦之上、穿梭在云气之间、游弋于波涛之中。那种龙的形象已经跟我们现在看见的龙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图11)。从陈容之后,龙的形象基本确定下来,后世多是在“所翁龙”的基础上进行演绎的。
图11 六龙图(局部)
龙与文化
甲骨文中的龙字十分形象,有头有尾,头象鳄鱼,头角峥嵘,嘴巴大张,身躯兼有鳄鱼和蛇的躯干的形象,尾巴长而卷起。金文的龙字延续了这种形状,只是笔触更为圆润。从小篆开始,龙字开始具备现代繁体龙字的雏形(图12)。
图12 龙字的演变
古人从创造龙开始,就赋予龙以神圣的含义。这种观念是代代相传的。先秦文献中提到龙,往往与王权、上天相关联。如《诗经·商颂·玄鸟》是祭祀商王武丁的诗。其中有:“龙旂十乘,大糦是乘。”大意是驾十辆插龙旗的大车,用丰盛的食物供奉先王。在《易经·乾卦·九五》,有“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写道:“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刘邦)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大意是刘邦的母亲刘媪曾经在大湖岸边休息,睡梦中与神交合,当时雷电交作,天昏地暗,刘邦的父亲太公去看刘媪,看到一条蛟龙在刘媪身上。后来刘媪怀了孕,就生下刘邦。刘邦常常向王媪、武负赊账喝酒,喝醉了就卧睡在那里,武负、王媪看见他上面常有一条龙,感到很奇怪。这是用一种灵异的表现证明刘邦是真龙天子,不同于凡人。司马迁是中国古代第一位把皇帝与龙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学家。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可能就是来源于此。
古人把龙视为能够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灵。西汉时期的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第七十四》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古人春季服青衣,夏季服赤衣,季夏服黄衣,秋季服白衣,冬季服黑衣,以及分为大龙、小龙,数量和长度各异的特征及规矩,以舞龙的方式求雨的过程。我认为,古代实际的行为总是先于文献的记载。舞龙求雨应该是古人早已付诸实践的行为,董仲舒的记载是后来的事,可能仅仅体现在文字上,实际的行为未必如此规范化。夏鼐在谈到自己读儒家的十三经之一《仪礼》的感想时,就说过“其中虽有一点原始残迹,但是礼节的繁缛,经儒家的推演,变成戏台上各角色的举止与台步。”这个看法是很精辟的。我们现在虽然无法追溯舞龙求雨的起始,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舞龙求雨的活动逐渐由官方的正式礼仪变成了民间的一种娱乐,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求雨的目的早已淡化了。现在的舞龙成为元宵佳节舞龙灯的传统民间艺术,多位舞龙者双手持龙具,在一位手持龙珠的舞龙者的引导下,随着鼓乐的伴奏,在跑动中做出各种动作,完成舞龙的游戏。
依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史前时期有些氏族的名称里就有龙。自汉代开始,龙成为帝王和皇权的象征。古人一直把龙视为是具有神灵的动物、能够通天的动物。他们把龙的形象摆成随葬品、铸在青铜器上,绘在画中,编撰出与龙相关的历史故事,认真地塑造龙、虔诚地崇拜龙、庄严地祭祀龙、热情地表现龙。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经历了至少6000多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自20世纪以来,逐步形成把龙视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的共识,中国人也自称是“龙的传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R8QeNOc--pfqnyMXGB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