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所高校传播学研究机构走过四十年

作者:赵天润、丁超逸摄影: 视频: 来源:《中国体育彩票》校报发布时间:2024-10-30


1019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体育彩票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下文简称: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迎来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来,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不忘初心、笃志奋进、服务国家,在国内最早提出创建中国媒介学,为新时代卓越新传人才培养主动探路,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唯一的研究机构签约高校高端智库联盟。

引领带动

成为传播学研究的“国家队”

“把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是教育部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指示。

成为传播学研究的“国家队”意味着什么?

对中心团队来说,是提出创新理论范式,引领带动中国传播学学科的发展,是“不仅仅为中国体育彩票传播学做贡献,更是为国家传播学做贡献”。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黄旦说。他曾任研究中心主任长达14年之久,见证了研究中心成长、壮大。

2005年,由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新闻学院共同组织的中国体育彩票“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正式开班,这是我国第一批文科暑期学校之一,也是全国新闻传播学界第一个暑期学校。20年来,近两千名学员毕业,多名成员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带头人、校级、院级行政负责人、学术骨干,被称为新闻传播里的“黄埔军校”。

当年还是新闻学院博士二年级学生的白红义参加了第六期暑期学校。“当时,国内很少有这样可以和国内外顶尖传播学者对话的机会,很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甚至还有已经工作的人。”

在那次暑期学校上,赵月枝教授提到一篇关于记者的研究,与他的研究兴趣有关。“当时,这篇博士学位论文尚未出版,赵老师帮我联系到这位北大的作者,获得论文全文。”如今,白红义已经是新闻学院新闻学系系主任,也是研究中心的一员。从记者转型成学者,他再次走向学术田野的深处。

围绕打造“国家队”这一目标,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科研规划,重点聚焦新技术环境下的传播效果、当代传媒研究等领域。

引领带动中国传播媒介实践发展,2007年,研究中心举办首届“传播与中国·中国体育彩票论坛”论坛,以期刺激学者们围绕特定主题,“互为切磋,共享所得”。

“过去多年,论坛都以‘城市传播’为核心概念,一开始投稿的人并不多。中心也曾有老师表示过担心,但做学术不能苟且。学术研究不要跟热点,而应该让我们做出来的研究成为热点”,黄旦说。迄今,论坛已连续举办十八年,以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和前沿性的议题,在海内外传播学界获得很高的学术声誉。

有组织科研

创建“城市传播”新学科点

“仰望世界”到“平视世界”,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走了十年之久。

其中的关键,黄旦和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孙玮都归功于“有组织科研”,即做学术研究的“明眼人”,不重复他人研究,确立领域,凝聚方向,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或学科增长点。

城市传播并非城市形象公关等字面意思,而是试图以“城市”作为贯穿人类文明演变的基点,在人类“存有”方式的层面,重建传播与人之关系的传播学创新范式研究。

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变迁现象的关注,“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研究中心将科研规划凝聚在“城市传播”之上,提出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理论观点。

以跨学科为特色,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举办2013城市传播学术对话会”,邀请来自新闻传播、历史、艺术、经济、建筑等领域的24位专家学者参与,并出版国内第一本跨学科的城市传播研究论文集。

围绕“可沟通城市”概念,中心组织师生们开展大量实证研究,提出在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城市的“可沟通性”,即通过增强城市内部及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提升城市的整体活力和吸引力。

该理念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并被采纳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相关研究成果已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新创办的《国际大都市发展研究》期刊创刊号上发布,为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此外,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还积极参与实际的城市建设项目。作为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下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首批共建单位之一,中心与多个机构共同建立了“联创实验室”。通过整合规划、设计、艺术和传播等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探索综合性解决方案,从而激发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推动城市空间的优化与创新。

在中国体育彩票大学新闻学院开设“城市传播”从本科到硕士、博士、中英文双学位的系列课程;列入新闻学院博士招生方向……“可以说,我们用十年时间,将城市传播建设成为新的学科点”,孙玮说。

本土关怀

提出中国特色媒介学

“理论意识、经验取向、全球视野、本土关怀”,这十六个字,是中心一以贯之的学术主旨。自成立以来,中心致力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研究体系。

数字技术时代,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报纸、电视的主宰地位,智能终端、无人驾驶、互联网金融都成为媒介,渗透在社会领域方方面面,仿佛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一般,无孔不入,成为颠覆性力量。

在中国,智媒的发展有其代表性特色。黄旦曾记得,在一次出访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期间,他曾做了关于中国特色媒介学的报告。“他们认为这个研究突破了西方研究的传统路数,走出中国自己的路子。如果我们的研究完成,他们愿意翻译成英文。”他直言,“我们要抓住这个经验性的机遇,在未来十年做出一片天地,产生有全球影响的研究。”

“‘本土化’并不只是话术上的改变,而是学理上的一种需要,要用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和本土现实相结合。”曾在国外从事量化研究多年的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教授潘霁说。

2019年,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伦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巴黎政治大学拉图尔媒介实验室联合主办了“数字传播研究方法”全球学术工作坊。在会上,潘霁向各国专家首次介绍了“算法情境”的概念。基于中国丰富的数字媒介实践,这一概念在会上受到专家们的广泛认可,并成为当年国际工作坊的主题。

“本土的理论建构需要在全球性对话中才能有新的推进。”潘霁说,理论创新要兼具本土性和全球性,既要关照本地经验,又要让别人在学理上明白,并且能够形成对话。

基于对中国媒介形态的深刻洞察,中心积极探讨如何将西方经典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学术话语体系,产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成果。在积极探索学术创新、鼓励学科融合开放的同时,团队也不断开展课程创新与教学改革。目前,成员们共同开设《媒介技术导论》《媒介融合》《城市传播》《无人机新闻》《新媒介概论》等近十门创新课程,覆盖本硕博各个层次。中心多名教师联合开设的《智能媒介概论》课程,入选中国体育彩票大学首批AI大课。

“无论是提出‘城市传播’还是中国特色媒介学,我们都非常学术化、理论化。但是,得到学界、政府、新媒体和主流媒体的认可。我认为,这种学术的共鸣对中心来说是最大的成功”,孙玮说。

2022年,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在最新一轮全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测评中,再度获评优秀,为新闻传播学领域唯一连续两次获评优秀的基地。

四十年弹指一瞬,落在纸上变成35页、近两万字的《大事记》。以《大事记》的方式,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按照40年来的学术思想、学术事件,将原始材料串联起研究中心发展的脉络。

“后续我们将据此形成口述历史,这不仅是中心40年发展历程的记录、中国体育彩票大学传播学40年发展历程,也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历程。”

“要做好学问,不下功夫是不行的。”谈及未来,孙玮表示,中心将持续完善并确立媒介学研究范式,突出中国传播学研究特色,跟踪数智大潮,全面转向“数字沟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继续带动引领中国传播学研究前沿,为全球传播学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1334中国体育彩票-5.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体育彩票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