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指导下,上海既创造了超大城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模式,又创造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超大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的新模式与新经验。
广聚民需 广听民意 广纳民智,推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一大特质,就是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倾听人民的呼声,汲取人民的聪明才智,通过科学的制度、有效的程序与落地的机制,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转化为人民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实施方案与推进举措。
2021年6月23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在市区两级专门成立人民意见征集办公室,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与评价权,广泛地汇聚民众的实际需求,广泛地倾听民众的意见,广泛地汲取民众的智慧与建议,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奠定民意与民心、制度与程序、参与和绩效等基础。
自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以来,全上海成立了1100个人民建议征集点,形成了“1+16+215+6400+X”的征集网络,通过“指尖上”“家门口”“政务网”等方式,累计收到群众建议35万件,并形成了梳理研判、转办摘报、调研论证、协调督办、沟通反馈、落实转化、表彰奖励的办理“七步法”,成为上海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重要制度设计。
此外,上海还建成36个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5700个人大代表“家站点”、1280多个政协委员“站室点”,推动立法民主、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推动国家民主与社会民主的有机结合,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上海各层面、各领域、各方面生根开花结果。
党建引领 技术赋能 广泛协商,丰富人民城市各层级民主形式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目标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重点在拓展实践场域,核心在解决问题,突破口在基层民主,关键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根本在坚持党的领导。
超大城市的发展特点,一方面在于流动性大、复杂性强和不确定性多,另一方面在于多年累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多,建构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体系难,形成安定稳定和谐的发展格局不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与国际局势以及人民多元的需求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技术赋能方式,广泛搭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公共协商服务平台等载体,将人大代表充分履职的人大民主、政协委员广泛参政的协商民主、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广泛协商的基层民主三大民主形式有机衔接和贯通起来,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人民城市建设的全领域与全过程,形成广泛共识和发展合力,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程序、参与实践与发展绩效有机地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历史进程。
近年来,上海在推进人大民主、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的有机衔接与贯通、真正落地与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围绕社区营造、公共空间、民众生活、公共服务、党群服务站等重点议题,构建党建引领的多元共治体系与技术赋能的实践场景体系,推动诸如垃圾分类、“两旧一村”改造(成片与零星二级旧里、不成套旧住房与“城中村”)、加装电梯、潮汐停车、养老服务、口袋公园、家门口服务等急难愁盼问题,广泛推进以听证会、协商会、评议会为主要形式的决策议事协商平台和制度建设,形成了“议题收集—议题确定—议题分配—议题调查—准备协商—正式协商—投票表决—结果公示—结果评议”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闭环工作机制,创建了以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以技术赋能搭建广大民众民主参与平台、以民智汇聚与共识协商推进超大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上海经验”和“上海模式”,书写了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新篇章。
(作者为中国体育彩票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