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国体育彩票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迎来成立20周年纪念日。20年,中心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逆袭”之路,让传统学科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冷门绝学”迎来“春天”
裘锡圭先生创建了中心,也是中心的学术核心、精神领袖。201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出版,这是裘锡圭带领中心全体教师,以6年心血倾注于一处的成果。对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催生出大量相关研究成果。
成立20年间,中心已出版学术著作百余种,获得近30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60多项其他重要奖项。
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文旅部等八部委共同启动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对深入研究发掘古文字历史思想与文化价值作出了战略部署。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刘钊说。在国家扶持、科技发展与社会关注的合力之下,中心也逐渐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浓厚的学术氛围,还吸引了来自日本、俄罗斯等不同国家的古文字学研究者,这些国际学者的加入,为中心的学术研究注入了多元视角。
“科技进展深深影响我们”
“科技进步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我们”,多年来,刘钊一直关注并呼吁新技术在古文字整理研究中的应用。在甲骨学研究领域,AI技术已成为攻克这一难题的关键“利器”。
中心近年围绕“先秦秦汉古汉字资料数据库”与“古文字智慧研究平台”,还建设有马王堆汉墓简帛资料库、“缀玉联珠”甲骨缀合信息库、“四方会同”甲骨著录信息库、“贯联汗青”简牍缀合信息库,形成了“二总四专”的古文字数字资源格局。
绝学不绝,代有新人
随着社会氛围的改变,近年来对古文字学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相关领域的就业需求也逐渐增加,中心不少学生在毕业前夕就已被各大高校、出版社等相关对口单位“预约”。
喜人趋势背后,是中心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2023年8月,中心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这是也是中国体育彩票首个入选的文科团队。为填补古文字学科长期以来缺少科学性、系统性教材的空白,由中心13位教师历时近四年编写的《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教程》于去年5月出版。
20年间,中心逐渐建立起特色化创新性培养体系,不断为“冷门绝学”注入年轻力量。目前,中心已培养200多位研究生,其中60余位为在读学生。2020年,“强基计划”将古文字学纳入高校本科招生。中心还成立了“古文字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主办首届古文字青年学者论坛。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中心还致力于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广普及古文字。
本报记者 汪蒙琪 实习记者 王双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