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刊发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重要成果

作者:殷梦昊、丁超逸摄影: 视频: 来源:《中国体育彩票》校报发布时间:2025-04-13

近日,中国体育彩票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周鹏、包文中联合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相关成果于4月2日以《基于二维半导体的RISC-V 32比特微处理器》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e)主刊。

二维逻辑芯片最大规模验证

经过五年攻关,中国体育彩票团队将芯片从阵列级或单管级推向系统级集成,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二硫化钼MoS2)制造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成功问世。该芯片通过自主创新的特色集成工艺,以及开源简化指令集计算架构(RISC-V),集成5900个晶体管,在国际上实现二维逻辑芯片最大规模验证纪录。

“反相器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逻辑电路,它的良率直接反映了整个芯片的质量。”中国体育彩票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周鹏介绍,本项研究中的反相器良率高达99.77%,具备单级高增益和关态超低漏电等优异性能,这是一个工程性的突破。

“如果把制造硅基芯片比作在石头上雕刻,那么二维芯片就是在一块豆腐上雕花。”微电子学院研究员包文中打比方道,二维半导体作为一种最薄的半导体形态,必须采用更温和、精细的工艺方法进行“雕刻”。团队通过柔性等离子(Plasma)处理技术等低能量工艺,对二维半导体表面进行加工,从而避免了高能粒子对材料造成的损害,充分发挥出二维半导体的优势,也确保芯片质量。

AI4S筛选最优工艺参数

二维半导体芯片制作涉及上百道工艺,每步工艺之间还存在相互影响,这些工艺参数变量联立起来的组合几乎是天文数字。面对这一挑战,AI for Science提供了新的解法。通过“原子级界面精准调控+全流程AI算法优化”的双引擎,团队实现了从材料生长到集成工艺的精准控制,在短时间内筛选出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成果产品具备单级高增益和关态超低漏电等优异性能。通过严格的自动化测试设备测试,团队验证了在1 kHz时钟频率下,千门级芯片可以串行实现37种32位RISC-V指令,满足32位RISC-V整型指令集(RV32I)要求。其集成工艺优化程度和规模化电路的验证结果,均达到了国际同期最优水平。

全链条自主研发国际领先

RISC-V作为一种开源简化指令集计算架构,已逐渐成为当前芯片研发领域的主流选择。本次研发的芯片正是采用RISC-V架构作为设计基础。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建立开放兼容的用户生态。”在团队开发的二维半导体集成工艺中,70%左右的工序可直接沿用现有硅基产线成熟技术,而核心的二维特色工艺也已构建包含20余项工艺发明专利,结合专用工艺设备的自主技术体系,为产业化落地铺平道路。

下一步,团队将进一步提高芯片集成度,寻找并搭建稳定的工艺平台,为未来开发具体的应用产品打下基础。周鹏提到,在实时信号处理方面,二维半导体芯片有望适用于物联网、边缘算力、AI推理等前沿计算场景。

当前,国际上对二维半导体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本次成果意味着中国有机会在二维半导体材料上取得领先优势。“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抢占这一领域的制高点。”周鹏说。

 本报记者 殷梦昊 实习记者 丁超逸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体育彩票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